0755-83788033企业邮箱中文
行业动态
重新理解经济危机:很多增长是掠夺性的
时间:2016-06-16 作者:大家

经济增长一定是好事吗?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问题或许显得突兀,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或许是对此进行辨析并修正那种理所当然的答案的时候了。

仅从表面来看,很多时候经济增长都未必是好事,很多增长是掠夺性的,不可持续的,通常讲的涸泽而渔就是这个道理。除了一般的要素投入,经济增长往往还有其他代价的,比如环境成本,资源消耗等等,也就是通常说的外部性,外部性的积累可能造成灾难。可悲的是,人们通常需要惨痛的经验才能了解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而遑论控制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更实质的问题或许是经济增长——谁的增长?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具有文化敏感性并且需要合理制度才能回应的重要问题。在缺乏合理分配制度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可以和大多数人的福祉改善无关。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南方种植园经济快速发展,但对黑人奴隶来说,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善。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在政治权利缺失,政治权力以倒金字塔方式存在的社会来说,分配不公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学界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而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制造的财富并没有合理的分配,这样的发展对于很多阶层来说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经济增长也未必带来社会稳定,很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之后,陷入所谓的增长的陷阱,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社会秩序混乱,各种政治力量厮杀,巴西、阿根廷都有这种经历,而委内瑞拉则是最新的例子。

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实已经降低了大家的风险意识,很多人都认为经济发展是理所当然的,人们习惯了GDP以某种增幅保持增长,即使增幅数据有高有低,但增长本身总带来很多安慰,大家都缺乏在经济危机状况下的生存体验,同时人们会简单地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危机作为偏好的两极,机械地认为经济发展是好的,而经济危机则是不好的。如果考虑到增长的代价和分配等一系列视角,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不一定是好事,同理,经济危机不一定是坏事。

要挑战这种公众认知模式并不容易,尤其是关于经济危机,人们早已形成某种刻板认知,一提到经济危机,似乎就会引发某种本能的排斥甚至恐慌。但稍微辨析一下经济逻辑,我们就明白经济危机并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市场内在的纠错机制。

经济活动是有一定周期性的,有关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古典经济学通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于市场供需主体为了解决信息,判断和交易成本而导致的不同的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这四个阶段来标识。哈耶克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则认为,大萧条的根源在于信贷市场的信用扩张。市场在信用扩张的初期表现为繁荣,这种繁荣的持续只能靠进一步的信用扩张才能维持,而当信用扩张一旦停止甚至紧缩时,原来被误导的错误投资就会通过大萧条的形式,成为市场出清过程。

其实,更仔细地辨析一下,我们发现,经济繁荣、萧条、危机、复苏,这种人为设定的范畴更多是基于描述的方便,而不是价值的论定。更重要的是,即使在价值上认定危机或者萧条是不可欲的,人为干预或许可以扭曲延缓这种周期,但并没有能力完全消除萧条和危机。历史经验也表明,当人们试图有意延缓这种危机的时候,等到下次危机到来时,其后果往往更加猛烈。

反过来说,只要处理得当,经济危机之后,经济体可以在一个更高层次发展,这个以美国经济的周期性表现最为典型。“萧条是一个‘恢复’过程,而不是充满邪恶的灾难,在繁荣带来了扭曲之后,萧条使经济重回正轨,这是必要而有益的。”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人为造成的繁荣一定会伴随一个衰退。不恰当的政府干预,尤其是错误的货币政策,往往使得经济危机更加深重。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分析,当下中国可能处在经济危机前夜,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债务危机高悬,投机信贷和旁氏信贷当道,人民币汇率承压,资本外流趋势势不可挡,低靡的市场情绪,半死不活的资本市场,超过280%的债务/GDP比例,这些因素汇总起来,金融危机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由于官方多次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来延缓危机爆发,那么当危机真正到来的时候,往往可能是一场超级危机。

如同美国次贷危机所展示的那样,经济危机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剧目,伴随着泡沫破裂,房价暴跌,引发金融机构倒闭、股票暴跌、失业剧增、经济增速下滑、经济衰退等一系列现象,这个过程可能历时3到5年时间,经过痛苦的经济结构调整,或由创新和技术进步带来效率提高,经济体才能逐步恢复增长。

东南亚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这类对经济危机的符号化表述,促使人们切换到和危机相应的特定编码系统,导致心态、意识和行为调整,无数个体自主自觉的调适行为,叠加和综合起来就是社会走出危机的过程。

但在当下,经济危机虽已逼近,却因为话语禁忌而始终不得其名,如何把各种经济症状整合起来,转换为一个完整的叙述,形成更有穿透力的意涵,这是一种挑战。莫名危机造成的后果,恰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对经济危机的阐释,在社会心理意义上,甚至比经济危机本身还要重要。各种有关经济危机的话语,已经蔓延很久,经济危机固然可怕,但经济危机绝不是来自地狱的蝙蝠,合理化对经济危机的理解,等于理性化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对经济危机描述背后,是一场影响社会心理和公众预期的话语争夺战。

站在经济社会危机的当口,做鸵鸟状是可以理解的,但更恰当的姿态或许是理解危机,拥抱危机,促进危机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善经济运转的制度和环境基础。我们正在经历的并不是一场普通的衰退,而是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经济调整。需要再次重申,经济危机并不一定是坏事。某种意义上,经济危机就是一次迟到的、强制性的调整。这些我们平时经常容易忽略的经济常识,需要被重新理解,以资防范在危机时代来临之际可能引发的没必要的恐慌。

经济危机不一定是坏事,是从认知哲学层面而言的,而现实情境中,经济危机当然带来很多灾难性的后果。可以肯定地说,经济危机首先影响中产阶级的下层,他们收入下降,不动产贬值,资产结构缺乏对抗通货膨胀的组合,但要承担的责任则变得更为沉重。对于绝对贫困群体,如果危机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底线,那么社会骚乱将不可避免,但反过来讲,这也将刺激他们的博弈意愿,增加他们的博弈能力,使得公共政策必须回应他们的诉求,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对于中上阶层以及富裕群体,经济危机会重挫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曾经的利益结构可能走向瓦解。

当然,今天的经济危机毕竟是在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基础上发生的经济危机,这和人均3000美元基础上的危机毕竟不能同日而语,经济发展本身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一定抗风险能力,即使整个社会的财富损失了30%,也不会导致大规模的饥荒,不需要过度渲染经济危机的灾难性后果。而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可能催化经济变革,使得经济重新恢复活力,经济危机可能导致政策变迁,使得政策变得更合理,经济危机会对精英阶层形成挤压,导致基本博弈规则的改变。

总之,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对危机的恐慌则无济于事,与其恐慌,不如去理解危机,根据汉语语义,危机蕴含着危险和机会,正在到来的经济危机会带来危险,同样也会带来机会。

TOP